女性小便后有必要用纸巾清洁吗?生活中大多数女性如厕都离不开卫生纸。女性小便后,用合格的卫生纸正确擦拭不会导致妇科感染,反而是不擦有可能导致外阴及泌尿系统感染。因此小便后及时用干净的卫生纸擦干才是正确做法。当然,勤换内裤也是应当提倡的。但是有些女性喜欢在上厕所时使用卫生纸,尤其是在月经期,更是要随身携带,及时清洁。但是有一点不得不提醒各位女性朋友,在兜里放太久的卫生纸较好别用。如果有需要,一定要用袋装的纸巾,做好保护,以免沾染细菌,在清洁私处时带入阴道,引起阴道炎。
青春期少女易忽视私处卫生
刚来月经的青春期少女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忽视私处卫生。如果在初潮时,有长辈正确的引导或者自己了解过相关知识,那么这部分少女就会对月经期卫生有更好的了解,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但是也有不少少女对月经的认识很朦胧,又由于羞怯,不敢和长辈谈及月经期应该注意的事项,因此她们往往更容易因为忽略经期卫生,或者使用不洁净的卫生纸,导致阴部受到不洁卫生纸的污染,让病菌有机可趁,引起阴道炎。
卫生纸裸露太久受细菌污染
女性的阴部本就是一个敏感又脆弱的部位,极容易受到细菌感染。如果私处使用的卫生纸沾染了细菌,那么对于女性来说,这无疑是为阴道炎症埋下“祸根”。为了方便携带和随时使用,一些女性习惯将卫生纸抽出,放在兜里,既方便又省事。但是这并不安全。
卫生纸放在包里,容易和现金、钥匙等物品“耳鬓厮磨”。这些物品所携带的细菌是我们无法估计的,混在一起后,卫生纸也因此沾上细菌。而放在兜里的卫生纸还容易吸收人体的汗液,对细菌更有吸引力。这些不洁净的卫生纸一旦接触私处,细菌就会“蜂拥而至”,在你的阴道内“胡作非为”。
擦,并不会导致阴道炎
阴道是一个与外界相通的结构,不可能做到绝对无菌。不过,阴道依靠其自净作用,可以抑制致病菌的繁殖,保障阴道健康。在正常阴道菌群中,乳杆菌是一种优势菌群,雌激素使阴道的组织结构有利于阴道乳杆菌的生长,而阴道乳杆菌的代谢产物可以使阴道保持在pH值3.8-4.4之间的弱酸性环境,从而抑制其它细菌的生长,这就是阴道的自净作用。这种状态下,即使是可能导致细菌性阴道炎的阴道加德纳菌,由于数量少繁殖慢,也并不会致病。正是因为这种自净作用,环境中的少量细菌,或是在擦拭外阴时通过卫生纸沾染到阴道外口的少量细菌,都不会对阴道健康造成大威胁。
那么阴道炎通常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当阴道菌群的生态平衡被打破,或有较多量的外源病原体(如毛滴虫等)侵入,将可能导致阴道炎的发生。若体内雌激素降低(如绝经后)或阴道的弱酸性环境被破坏(如阴道灌洗),会使得阴道内的环境不利于乳杆菌的生长而破坏阴道的自净作用。此外,长期应用抗生素抑制乳杆菌生长,或机体免疫力低下(如糖尿病患者和长期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的患者),也可使其他致病菌成为优势菌,引起阴道炎症。需要指出的是,性行为后阴道的弱酸性环境会被破坏,pH值可上升至7.2并维持6-8小时,因此频繁的性行为可通过破坏乳杆菌的生长环境而成为阴道炎的危险因素。